测骨龄到底是不是“智商税”?看完这篇,家长心里有数 当前热讯

来源湖南医聊   2023-03-29 22:06:27

一般来说,人的生长发育,有两种年龄表现:

一是生理年龄, 也就是从我们出生起计算的年龄,多少周岁,每个人的速度都是一样的。

二是骨骼年龄, 简称骨龄,和生理年龄速度大致一样。不过会因为平时的饮食、运动的影响,骨龄的生长速度会和年龄存在一些偏差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比如说,有的孩子12岁,骨龄还停留在10岁,说明他的身体发育速度较慢,只发育到了正常儿童10岁的水平;也有10岁的孩子,骨龄已经12岁了,这说明他的发育速度较快,其身体已经达到了12岁孩子的水平。

通过测骨龄可以正确了解孩子目前的生长发育情况,因此定期测骨龄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
1. 矮身材的孩子

一种矮是指在相似生活环境下,身高低于同种族、同性别、同年龄正常儿童平均身高的第3百分位。

另一种矮是指预估成年终身高低于遗传靶身高(父母身高的平均值±6.5cm)的孩子,比如姚明的女儿如果身高170cm那也是矮。

遗传靶身高有上下波动的预期范围,准确的下限值需要校正后计算,通常低于遗传靶身高1个标准差需要关注,建议面诊专科医生进一步评估。

2. 性发育提前的孩子

女孩8岁前,男孩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。

女孩以出现乳房结节,男孩睾丸容积增大为首发表现。

3. 性发育落后的孩子

女孩13岁、男孩14岁完全没有任何第二性征出现,需要警惕性发育障碍、性腺功能减退等疾病。此时骨龄是衡量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尺,对于疾病的诊断有价值。

4. 身高增长速度异常的孩子

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生长速度。生长速度减慢,身高曲线进行性下滑,偏离遗传轨迹需要在合适的时候行骨龄评估。而在不合适的时间出现生长加速也需要关注,必要时也需要行骨龄评估。

5. 无追赶生长的小于胎龄儿

临床上将出生时身长和/或体重小于同种族、同性别、同胎龄宝宝的第10百分位的孩子称为小于胎龄儿。

绝大多数(90%)这种小宝宝出生之后会出现生长加速,并在2岁前追赶到正常同龄儿水平或追赶到符合家族遗传的水平。

但有约10%到2岁仍然不能追赶到正常水平,这部分孩子后期持续矮小,成年身高矮,在他们成长的一定阶段会需要借助骨龄来评估生长潜力。

6. 特殊人群

有特殊体貌、身材比例异常、骨骼畸形、有某些先天性疾病等专科医生认为有必要时。

(编辑ZS。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湖南医聊特约作者: 醴陵市中医院 儿科 赖强 吴文花

关注@湖南医聊,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!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