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本报讯(记者 李永兰)去年以来,海东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推进党建工作与应急业务工作深入融合,围绕安全生产、防灾减灾中心任务,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,全市应急能力得到全面提升。
去年以来,海东市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“十五条硬措施”,不断压实安全责任、创新工作机制、强化防范措施,盯紧重点时段,围绕危险化学品、非煤矿山、金属非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领域,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、“防风险、保安全、护稳定”大督查大整治、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、燃气安全百日行动等专项整治,全面完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检查和专家指导服务,取得良好成效。
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灾害形势,海东市始终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。针对去年8月下旬连续出现的6轮最大最强降雨,立足“防大汛、抢大险、救大灾”,启动防汛应急响应,组织开展部署会、推进会、调度会55次;严格落实“叫应”“叫醒”工作机制,与自然资源、气象等部门加强会商研判、协同联动,并及时向广大群众推送预警信息,做好灾害防范准备;严格落实“应转尽转、应转必转、应转早转”工作要求,汛期累计紧急转移安置人员4.2万户次13万人次。
在全面推进防震工作中,监测记录1.0级以上地震102次,组织召开会商研判会议15次。在扎实开展违法用火行为专项行动中,在重点时段巡山检查1.2万人次,立案查处违规野外用火行政案件8起,排查整治森林草原火灾隐患417处,全市未发生重大森林草原火灾及其引发的人员伤亡事故,总体形势平稳。
海东市持之以恒推动群防群治,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,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安全指数。坚持以“防灾减灾宣传周”“安全生产月”等活动为契机,召开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大会,指导企业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。深入推进防灾减灾、安全生产、防震减灾“七进”宣传活动,开展全市防震减灾综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以及“地震科普、携手同行”主题活动,制定印发《海东市生产安全事故及隐患举报奖励办法》,畅通“12350”安全隐患举报受理渠道,鼓励群众举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。